近日,学校在少荃湖校区心理健康中心团辅室举办第十三期学术沙龙活动。本次活动以“深耕细作,厚积薄发——青年教师的学术成长”为主题,邀请章翔教授和刘佳副教授分享,各系部教师代表参加。沙龙由教科研处处长王永主持。

活动伊始,王永强调了本次沙龙对于青年教师学术发展的重要意义,希望大家能从专家分享中汲取经验,加速自身成长。随后,隆重介绍了两位专家,并鼓励现场教师积极互动,把握交流机会。
章翔教授以“学术论文的核心特征与撰写要领”为切入点,展开精彩分享。他深入剖析学术论文的核心特征,着重对比了人文社科论文与自然科学论文的差异。指出人文社科论文更注重理论思辨、逻辑推演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度解读;而自然科学论文则强调实验数据的准确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结果的可重复,并详细讲解了在撰写绪论、题目和摘要时的规范和技巧,为青年教师撰写学术论文指明了方向。
刘佳副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学术经历进行分享。她指出,科研工作可从个人兴趣与工作实际出发,在日常教学与实践中,要善于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她特别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认为在科研团队能够整合资源、拓展思路,提升研究效率与质量。此外,对于青年教师在学术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落差,她结合自身经历鼓励大家以积极心态面对挫折,在不断尝试与反思中积累经验。

在交流环节,现场气氛热烈。青年教师们就研究方法的具体操作方式、申报书撰写的技巧和人工智能在学术领域中的应用的注意事项等方面向专家提问。各位专家耐心解答,结合具体案例提出实用建议,与教师们展开深入探讨。
科研工作是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人学术水平,还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具有深远意义。学校将继续以沙龙为契机,组织青年教师和专家面对面交流,鼓励教师将所学所悟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在学术道路上持续深耕,实现厚积薄发,助力个人成长和学校发展。(文/图:王俊午 审核:王永)